时光轮转,容颜变换。幼儿老师送走了一批批可爱的孩子,同时也能迎来一张张新的青春笑脸。本期《有为青年说》嘉宾——丁柔纯同学,她是来自岭南师范学院2021级学前教育本科的学生。她认为,在幼儿园中,总能时刻能感受到生命向上的力量,遇见一段段美好而温暖的记忆片段。让我们一起看看她的故事吧~
儿时,我就有一个美丽的梦想,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踏上三尺讲台,成为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。带着儿时的憧憬,怀着满腔的爱意,中专毕业后我便开启了幼师的职业生涯。对于我来说,遇见孩子,就是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。我力争让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自己真诚的爱。
在孩子不开心时,主动给他们一个拥抱;陪着他们一起做游戏,鼓励胆小的孩子,让他敢于接受,勇于挑战;午休时,为孩子们讲睡前故事,让他们安心进入梦乡……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倾注了我对孩子们满满的爱,正是这样的付出,我也收获了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的肯定!
我很喜欢幼师这份工作,也很喜欢幼儿园的小朋友们。但是这份工作对于我来说,有点过于安逸了,发展方向也很窄。每天都是围绕在小朋友身边,陪他们玩耍,一起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。这份安逸对于我个人发展来说,其实也埋藏了一份危机。一旦你习惯了这个舒适区,就有可能成为温水里正在被煮的青蛙,等到你想跳出时,已经无能为力了。
于是,我尝试跳出舒适区,尝试在不转换行业的前提下,转换新的工作岗位。而近几年,早教行业盛行,于是,我尝试到家庭式的托班应聘。我向不少幼托机构投递过简历,但校领导得知我是中专学历之后,都露出了为难的表情。随后我才了解到,和她一起前来应聘的,基本都是专科或者本科生,这样对比之后,我也能够接受被拒的事实。比起幼儿园,家庭式的幼托班需要照顾的孩子年纪更加小,年龄在0-3岁之间。这样的小孩子需要的照顾也更加的精细,对老师招聘的技能要求与学历最低要求也是大专,有些幼托班机构对老师的招聘要求甚至需要懂简单的英语交流。
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,2018年我便在侨大开始了我的大学之旅。专科结束后,我也选择了继续升学,报读本科。
作为幼托班里的新生力量,我深知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,所以我几乎把自己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幼儿园里,和孩子学习,和有经验的同事学习,厚厚的笔记和电脑里满满的文件是我学习成绩的积累。对于0-3岁的小孩子来说,他们正处于模仿阶段。老师的言行举止,他们每分每秒都会学习起来。我们幼儿教师像个演员,有时扮演孩子的老师,有时扮演孩子的朋友,有时还要扮演孩子的妈妈,既教他们日常的生活习惯,又教他们怎样认识世界,如何做个好孩子。
在老师、朋友、妈妈这三重身份下,我一直都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,从自我做起,真正给小朋友以好的影响,真正做小朋友学习、模仿的“榜样”,做小朋友爱戴的好老师。因此,在学校里,我也获得过诸如“优秀教师代表”这样的,大大小小的奖项。
我愿活成阳光
为自闭症儿童撑起一片蓝天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“来自星星的孩子”这个名称,这是指患上了自闭症的儿童,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难以与人相处。
我曾在园区里也接触过这样的孩子,知道这种孩子的特殊性。我试过与他们进行肢体、眼神以及少量语言上的交流,希望能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,以老师的身份帮他们打开心灵通往外界的大门。
我知道他们也只是个孩子,有着儿童的猎奇心理,有着儿童的纯真顽皮。爱玩也是他们的天性,但由于先天的缺陷,他们无法与外界正常沟通。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,他们也更容易用打砸行为去倾诉自己的不满。许多自闭症儿童都没法在普通幼儿园中接受正常的教育,而我又缺少这方面的知识支撑,能给他们的引导少之又少。这也是我作为幼师,第一次感受到的无力。在未来,我希望自己能活成阳光,为自闭症儿童撑起一片蓝天。也多学习多接触特殊教育的相关知识,真正做到把知识运用到工作中,给孩子们带去更加正能量的引导。
“不显山不露水”是我们在接触丁柔纯同学时,切身感受到的温暖,她以润物无声、言传身教的方式,教会孩子们如何待人、如何做事,教会孩子相伴一生的行为习惯和能力本领。岁月不居,天道酬勤。幼教事业任重而道远,丁柔纯坚信她将随着不断向前的足迹,执着追求她所挚爱的幼教事业,用平凡的真实,奠基孩子绚丽的未来!